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存储数据的大小端模式
阅读量:704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139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
1,小端模式:内存的低地址存数据的低位,内存的高地址存数据的高位。低低高高。
2,大端模式:内存的低位存数据的高位,内存的高地址存数据的低位。    低高高低。
 
int i = 0x1234567的存储形式见上图。
ubuntu 10.04下的测试用例:
  1. #include <stdio.h>
  2. int main(void)
  3. {
  4. int a = 0x12345678;
  5. char *p = (char *)(&a);
  6. if (*p == 0x78) {
  7. printf("xiao duan!\n");
  8. } else if (*p == 0x12) {
  9. printf("da duan!\n");
  10. } else {
  11. printf("other!\n");
  12. }
  13. return 0;
  14. }
  15. result : xiao duan
x86结构的计算机使用的都是小端模式。一般来说,大部分用户的操作系统(如windows,FreeBSD,linux)都
是小端模式。少部分,如MAC OS是大端模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为什么有大小端模式之分?
在C语言中除了8bit的char之外,还有16bit的short型,32bit的long型,另外,对于位数大于 8位的处理器,
例如16位或者32位的处理器,由于寄存器宽度大于一个字节,那么必然存在着一个如何将多个字节安排的
问题。因此就导致了大端存储模式和小端存储模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二,扩展。
在网络上传输数据时,由于数据传输的两端对应不同的硬件平台,采用的存储字节顺序可能不一致。
因此在TCP/IP协议规定了在网络上必须采用网络字节顺序,也就是大端模式。
对于char型数据只占一个字节,无所谓大端和小端。而对于非char类型数据,必须在数据发送到
网络上之前将其转换成大端模式。接收网络数据时按符合接受主机的环境接收。
linux下如下两个函数可以将主机数据类型转换成网络字节顺序。
  1. uint32_t htonl(uint32_t hostlong);//host to network long
  2. uint16_t htons(uint16_t hostshort);//host to network short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三,实例。
假如现在要向网络上传输端口号。端口号16位,unsigned short类型。
unsigned int i;
i = htons(80);
i--------------->2048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
 
 

转载地址:http://apzol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关于分部视图(Partial View)
查看>>
DNS污染——domain name的解析被劫持了返回无效的ip
查看>>
一步一步写一个简单通用的makefile(二)
查看>>
sunspot使用
查看>>
Zombie.js Insanely fast, headless full-stack testing using Node.js
查看>>
POJ2406-Power Strings(kmp循环节)
查看>>
BCM路由全智能固件升级软件tftp,一键刷路由及常用固件下载
查看>>
个人认识:直接断电和发送复位信号给主板有啥区别?
查看>>
测试体会:WAYOS新架构(即二代QOS)的新功能解释
查看>>
UVA 10169 Urn-ball Probabilities !
查看>>
每日一例,练就编程高手
查看>>
no argument specified with option "/LIBPATH:"错误的解决【转载】
查看>>
初涉c#设计模式-Factory Pattern
查看>>
android 广播复杂参数
查看>>
EmbossMaskFilter BlurMaskFilter
查看>>
android中XML文件解析遇到“not well-formed (invalid token)”解决办法
查看>>
JRuby——Java和Ruby的强强联合
查看>>
ipcs和ipcrm用法简介
查看>>
[Go 笔记]关于 Panic和 Recover
查看>>
关于HP Diagnostics
查看>>